年纪最长的单伯文率先阐述自己的调研报告,无人有异议。
“我原本定下的主题是‘对丘泉郡百姓年岁营生分布情况调查’,从郡中向南走,一共走访了十户人家,但令我意外的是,我敲了十户人家的房门,只有三户人家开了门,我仔细观察过其他七户,门口都结了蛛网,水缸也干了许久,应该是早就离开了。”
“于是我立即更换调研主题,换成‘对丘泉郡百姓离乡情况的调查’。”
沈清和闻言点点头,能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迅速更换调研方向,很不错。
不过听单伯文一字一句娓娓道来,对丘泉郡的不善情况有了新的认知。
“令我惊讶的是,越向边际走,这种情况就越严重,甚至是真正的十室九空。”
“我沿途询问了许多百姓,第一点便是赋税过重,除了朝廷征收的田赋外,还有算赋和口赋等在内的人头税外,当地还要征收名目繁多诸项杂税。”
“第二点徭役过重,走的大多是普通农户,没有功名傍身,便要被征走,又因徭役过重,回来的人往往要休养大半年,甚至有时回家撑不到一月,就因为身体过损没命,就是成了黑户乞丐,也不愿意服役。”
“第三点,就是这丘泉郡环境太差,大半都是种不出作物的荒田,当地农户种不出像样的东西,只能往土地更肥沃的南方走,背井离乡逃荒去了。”
“……”
“综上分析,便是丘泉郡百姓离乡原因。”
他越说神情越严肃,其余四人心中也沉甸甸的,想来他们调研到的东西也不乐观。
沈清和闭眼点点头,“调查报告做的不错,不过这赋税徭役之类都是上头的事情,我们插不了手,只能就从田土入手。你们专业课上学过土地改良方面的知识,并且初步实践过,伯文你的成绩是最优秀的,就从这方面入手做一个解决方案,这件事急不来,给你一周时间,可以拟出个初步草案吗?”
单伯文被一向严苛的沈清和认可,一下斗志昂扬。
“没问题老师!”
在清北书院读书的日子,就像怀里揣了个宝藏,还不能叫人知道,这回总算有了用武之地,单伯文想起荒地上瘦弱绝望的农户,心中鼓胀起冲天志气。
“下一个,胥乐生你来说。”
……
第29章
胥乐生点头, 他将蒲团向前挪了一步,书写好的报告平放在地面上。
脱稿报告!
所有人为之侧目!
“我的研究方向是‘对丘泉郡市集圩场调查’。”
“丘泉郡并不如其他富庶郡县,拥有东西南北数座市集, 原因可以参考单师兄关于人员流失的报告,只有郡中有开市, 经过我三天观察,丘泉人买卖并不用钱币交易, 多是以物换物的形式,而落脚买卖的几乎没有游商, 大多是丘泉郡的农人匠人……”
“又因为丘泉郡与胡奴的土地接近, 也有些从胡奴流来的蔬果器具售卖, 我问过当地人, 年景好的时候还有过胡商落脚, 不过因为放重利贷被官府赶出, 从此严禁胡奴互市。”
……
“我的祖父曾经从商, 所以耳濡目染也有些了解。据我观察, 丘泉郡物资匮乏,地广人稀, 并不是好的行商之所……为数不多的优势,便是极廉价的劳动力, 及近水楼台和胡商建交的地理位置。我瞧过了, 胡奴有些东西还算稀罕,若能倒手给素爱争稀斗奇的门阀家族, 应该能翻个几番。”
胥乐生说到此处, 又摇了摇头,“不过这处处都是疑难。”
沈清和讶异看他,这学生很有资本家潜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