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晋京师北二百里,平州城内,府衙之中。
杨彪瞪大眼睛,看着单膝跪地的飞鹰队队长,不敢相信的问道:什么?小皇帝竟然还有四十万大军?
飞鹰队长按照带兵副将的吩咐,仔细的禀报道:启禀大将军,确实如此。
在萧兴国三人的胡乱指挥下,我军被三次伏击,已经战死十万余人,重伤三万余人,损失战马二十八万余匹。
杨彪心中大惊,更加不敢相信的问道。什么?!我的三十万铁骑,被彻底打残了?!
飞鹰队长再次强调道:启禀大将军,铁骑军已经被萧兴国三人,给糟蹋成不足二十万的轻步兵了。
杨彪猛然一拍椅子扶手,呼的站起来,对飞鹰队长怒声命令道:给带军副将传我军令,立刻把那三个该死的给我押来!
本将军要亲手活剐了这三个蠢货!
站在杨彪身后的杨德志,立刻着急的喊道:叔父,万万不可!
杨彪挥舞着胳膊怒吼道:他们把我的精锐铁骑,变成了残弱步卒,我不仅要宰了他们,还要灭他们的九族!
杨德志赶紧走到杨彪面前,拱手深深一躬,极为恳切的说道:那可是自取灭亡之路,还请叔父三思!
杨彪见杨德志表情认真,强压心头怒火,深呼吸一次,咬牙怒声命令道:什么意思,直接说!
杨德志表情严肃的看着杨彪,语气认真的说道:叔父,此三人的二十万大军,如今建制不乱,战斗力和忠心都在。
特别是萧兴国的镇南军,是他四个儿子,和十几个心腹嫡系统领着,你要杀了他,那些军士绝对会直接哗变?
若遭遇哗变,我们将要面临的,就是二十万哗变军,和小皇帝四十万大军的内外夹击!
我们现在手里不过区区三十万步卒,即便加上被小皇帝打残的二十万人,五十万对六十万,胜负如何,叔父能保证吗?
杨彪立刻一愣,思索一下,觉得杨德志的话极为有道理,迅速平静了情绪,沉声问道:德志,你说,小皇帝的四十万大军,在哪里冒出来的?
杨德志皱起眉头,仔细的分析道:他既然能武安府偷偷练二十万民军,在其他地方应该也练了民军。
现在看来,他退到山河镇,就是为聚集这些民军。
他手握重兵,却不进不退,目的肯定是要雄据武安、武宁和应天三府,与我们长期对峙。
对峙?杨彪被这个词给弄的瞬间紧皱眉头。
杨德志立刻肯定的说道:只要对峙半个月,我军必不战自败!
杨彪沉声问道:为何?
杨德志马上开始给杨彪算账:南晋八百万人口,现在都与小皇帝一心,这些不用我说,叔父从一路空城便应该能看出来。
这八百万人,肯定拖家带口,携带粮草,快速投奔小皇帝而去。
若小皇帝全民皆兵,挑选精壮武装起来,至少可得一百五十万大军。
我们……
哈哈哈!杨彪立刻大笑着,打断杨德志的话,毫不在意的说道:那种军队再多,也就是普通百姓。
我的铁军对那种军队,不过是砍瓜切菜罢了,不足为虑。
杨德志看着杨彪,声音沉重的说道:叔父此言差矣!
常言道,人心若齐,昆仑可移。兵法云,民不畏死,军不可胜。
他们是为保护自己的家园,保护自己的亲人而战,将士一心,悍不畏死,岂是叔父说的弱军?
应天军就是那种军队,云州一战,战斗力之彪悍,叔父您还看不出来吗?
小皇帝的四十万乞丐流民军,不是把叔父的三十万铁骑,给彻底打残了吗?
若一百五十万这种军队,突然出现在战场,叔父该怎么应对?
哼!杨彪冷哼一声,信心十足的说道:本将军征战多年,还怕这些百姓军?
没有经过训练和战场厮杀的军队,就是再多,我也有把握把他们分割全歼。
杨德志看着杨彪,急切又担忧的说道:叔父的兵法才华,小侄确实佩服。
但权虎和师常胜,也对兵法极为精通,很是难缠。
师常胜曾说过,好将不择兵,在他手里,没有弱军一说!
权虎也说过,让一匹狼带领一万条狗,绝对能咬死一条狗带领的一万匹狼。
这话在萧兴国这个蠢才,和应天军的战力对比中,早已经得到验证,叔父难道还要执迷不悟,犯轻敌的大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