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书屋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7章 三转一响(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p>三哥准备什么时候结婚?姜烟问道。

姜国光笑道:怎么说也得明年,我在城里看了一套房,主人家得明年春天才能搬走,算上收拾房子,再加上结婚前的一些准备,明年国庆前后就差不多了。

姜瑜不禁好奇,三哥,你在城里买的房子多钱啊?

他们口中的城里,实际上就是县城,不是所谓的xx市,而是xx县。

姜国光咧开嘴笑,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瞧着就让人心情舒坦。

三哥买的房子不大,也就三间,小七百块钱呢。说罢,低头看着走在旁边的姜瑜,咋着,小鱼也想买房子啊?

姜瑜咋舌,真便宜啊!

可是再联想这个年代的物价,又觉得不便宜。

七百块,得农村家里不吃不喝的养七年猪才买得起。

什么?你要问为什么不多养几头?

都想多养猪多赚钱,可关键是你家里得有粮食喂猪,难道光给猪吃猪草?那一年能长几斤肉,还是得拌着粗粮喂着才行。

这年头人吃饭都得精打细算,哪里还有多余的粮食养猪。

能养一头已经不错了,更何况村子里养猪的并不多,不到三百户人家,养猪的撑死有三十户左右,也就差不多十分之一的数。

这个年代可没有私人经济,更没有所谓的投资,因此农村人家都喜欢把钱揣在口袋里存着,而不是跑到县城里去买套房,家里有住的地方,跑县城里买房是有多傻,去了你靠什么吃饭?

我们家有六间呢。姜川伸出六根手指头,冲着姜国光比划着,才不去县城里。

姜国光哈哈大笑,是,你们家的房子漂亮。

他们家的房子的确很好,不说当年刚建成时,惹来村子多少羡慕,就是现在也是村里最好的房子,如今村子里不少人家住的还是草灰房、茅屋顶。

将粮食帮忙送到家,姜国光拿起院中大水缸上面的葫芦瓢,舀了半勺水咕咚咕咚喝下去,一抹嘴道:行了,我也该回去睡觉了,你们该干啥干啥。

姜烟也没留对方,不过还是从院中的菜畦里摘下两根黄瓜塞到他手里。

帮了一顿忙,怎么能让你空手走,给你两根黄瓜。

得嘞!姜国光接过来,用手搓了搓表面的刺,咔嚓咬了一口,冲三人挥挥手,慢悠悠的走了。

等人走远,姜烟才看着妹妹,小鱼想去城里住?

我不在乎这个,你们住哪里我就住哪里。她是真的不在乎。

虽说在生活的年代,几乎大部分人都是房奴,但是她没压力。

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都是地道的京城人,两家的条件都不错,当年父母结婚,京城的房价虽说在他们那个年代不便宜,可绝对不会说多遥远,因此父母住的房子可是全款买的。

后期京城相继进行拆迁,再加上父母都是各自家庭里的独生子女,在她大学时期,家里已经有十三套房产,分别是两家老辈的房子拆迁的,根本就住不完,余下的都租出去了,只靠着每月的房租,四位老人完全不需要任何养老金,更别说那丰厚的拆迁款,日子过得别提多逍遥了。

当时奶奶还说,等她结婚的时候,卖掉一套房子,那笔钱给她贴身带着。

事实上她后期住的房子也是自己花钱买的,虽说背着贷款,可对每年百万年薪,平时只知道工作或者宅在家里的她来说,完全没压力。

若不是考虑想住在离单位近的地方,她连房子都不用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