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书屋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一三二章 汉洲的战争潜力(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1640年2月16日,汉洲,建业港。

安德鲁·弗劳伦特中尉率先从船上跳了下来,印入眼帘的是一条坚实的水泥栈桥,从码头一直延伸到海面五十多米。在这座码头,像这般水泥永固栈桥,还有四条。也就是,汉洲这座港口,可以同时停靠十艘大船。

在每条栈桥上还竖立起了一根高大的滑轮吊杆,可以将各种重物轻松的吊装上船或者卸下货物。而在码头深处,十几个半掩式炮位上,伸出一根根粗大的炮管。不需要走近观察,看模样,就知道应该是18磅以上的重炮。

汉洲的港口防御还是比较严密的。荷兰代表鲁德内·切尔斯轻声说道:难怪我们的舰队不敢硬闯进来。

据我所知,这座港口除了码头正面的炮台以外,在港湾的两侧山岭上,还设置了两个炮台。安德鲁·弗劳伦特中尉说道:理论上来说,汉洲这座港口是任何舰队都难以攻入的。

哦,汉洲人总喜欢将自己的据点建成一个乌龟壳。鲁德内·切尔斯轻蔑地说道:花费巨大代价,建设一个外人难以攻克的堡垒。这可是弱者最喜欢做的事情。

汉洲弱吗?安德鲁·弗劳伦特中尉摇摇头,说道:我们可是在他们手里吃了不少亏。

但他们最终是无法长久的坚持与我们争斗,所以才不得不派出求和代表。不是吗?

不,他们不是在求和。他们可能是觉得,再与我们进行战争下去,恐怕是没有意义的。安德鲁·弗劳伦特中尉说道:通过一年多的战争,汉洲向我们证明了,他们是有一定实力的,足以顶住我们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打压。而且也表明了,他们不是能轻易压服的,更是不能轻易被威胁的。

所以……鲁德内·切尔斯有些疑惑地看着安德鲁·弗劳伦特中尉。

所以,他们觉得可以结束战争了。因为再打下去,恐怕会激化与我们东印度公司的矛盾。安德鲁·弗劳伦特中尉说道:我认为,总督大人可能对汉洲存在一个误判。他们应该不是怯于战争,而是想试图与我们平等而且是和平的交往,不再处于我们的从属地位。。

但是,总督大人坚持认为,汉洲未来一定会是我们东印度公司最为强劲的对手,必须要趁着他们还比较弱小的时候,对它进行打压和限制。鲁德内·切尔斯表情严肃地说道:所以,汉洲必须要屈服于我们,接受我们的规划和指导。只有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才能与汉洲保持和平。

汉洲不是东印度群岛上的那些土邦王国,他们继承了北方那个巨大明国的一些传统和文明。而且,他们的一些理念和技术甚至超过我们欧洲。相信我,切尔斯先生,这次我们来汉洲,一定是不会有任何结果的。汉洲不会轻易屈服于我们,他们在看到我们东印度公司提出的先决条件后,必定会将战争持续下去。

弗劳伦特中尉,你就如此了解他们吗?或许,他们目前的资源和潜力,已经无法继续支撑战争。

切尔斯先生,我曾经被巴达维亚舰队派遣到汉洲这里充任联络代表,跟他们朝夕相处过一年。安德鲁·弗劳伦特中尉说道:所以,我对他们是比较了解和熟悉的。他们,即使他们的实力明显弱于我们,宁愿和玉石一起毁灭,也不愿意求得一时的苟且。

听了安德鲁·弗劳伦特中尉的话语,鲁德内·切尔斯内心不由升起一丝担忧,或许这次前来汉洲施舍东印度公司给予的和平,并不会如愿达成他们的目标。

哦,你们瞧呀,汉洲人可真奢侈,他们居然将如此粗的铁条铺在路上!刚刚走到码头货栈区,突然听到一个荷兰代表惊呼起来。

众人寻声望去,果然,两条粗大的铁条(钢轨)从码头货栈区一直向远处的建业城方向延伸,铁条的下面,是有一块一块的方形木头垫着。很明显,这两根粗大的铁条应该是用于某种运输工具,装载货物后在上面两条轨道上往来运行。

这是钢!一个熟悉钢铁材料的荷兰人蹲在那两根轨道上,仔细看了看,并用手轻轻地敲击了几下,惊诧地说道:汉洲人居然将钢铺设在地上!

几个荷兰人听了,顿时变色。要知道,在欧洲,钢材可是一个非常稀缺的金属材料,炼制相当不易,产量也非常低。大部分的冶炼工场,生产出来的基本上是铁。

欧洲的钢铁发展,最终的突破发生在1856年,当时亨利·贝瑟默开发了一种利用氧气降低铁中碳含量的有效方法,即贝瑟默炼钢工艺,才使得现代意义的钢铁工业诞生。

然后,到了19世纪60年代,德国工程师卡尔·威廉·西门子通过创建平炉工艺进一步提高了钢材产量。这个时期,欧洲的钢铁工业才开始爆发式增长,使其成为工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金属材料。

汉洲的钢铁居然多到可以铺设在地上,充当运输工具的轨道。那么,汉洲真的可能如你所说,他们并不是很弱小,战争的潜力也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鲁德内·切尔斯苦笑着,对安德鲁·弗劳伦特中尉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