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活完,已经中午,吃了饭没一会儿,贵客便到了。
来的,的确是个大人物,老人满头华发,却精神矍铄,退下来之前是文化口的一把手。除了随行的生活秘书等人外,大佬身侧,还跟了个人,桃夭顿时皱了眉。
褚江宁却好似不认识一般,伸出手来问候:桃夭小姐,久仰大名。
她勉为其难,第一次与对方有了身体触碰,不过象征性地握个手而已,褚江宁却故意假公济私,手指在她掌心中摩挲搔掐。
桃夭不动声色看他一眼,恨恨收回了手,寒暄数语,将众人让去楼上花厅。
大佬是个风雅人物,退休之后再无案牍劳形,便渐渐拾起了年轻时的爱好——拉二胡。可他只是业务爱好,也顶多是公园老大爷的造诣,跟科班出身的艺术家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也就很难有所交流。可真让这样的人物去公园找存在感,他还嫌掉价。
云楼的存在,便分担了这么一部分老年人活动中心的职能。桃夭无论言行举止,还是文化层次,都能跟老头儿们聊下去,一来二往,好有一批喜好风雅的大领导们爱来这里讨茶喝。
众人分宾主落了座,那大佬摆起胡琴,已是迫不及待,桃夭这里也取出调好弦的琵琶,二人眼神交流一瞬心领神会,合奏起广府名曲《彩云追月》。相传这首曲子是李鸿章任两广总督时,派人将曲谱呈送大内演奏的,曲调欢快惬意,一派民间安乐祥和之意,慈禧太后听后也为之开怀。
一曲奏完,众人连连鼓掌称赞。
大佬意犹未尽:既然大家伙儿这么高兴,姑娘要不咱再来一段儿?
桃夭从善如流地点头着:您老还喜欢哪段儿啊?我会的少,太难的恐怕得现去找谱子了。
嗯,《浔阳夜月》会吗?
她不由一笑,脆生生道:这个倒是知道谱子,能弹下来。不过要是弹得不好,您老可别见怪!
那行,我起个头。只听老头胡琴声再起,桃夭转轴拨弦,不疾不徐地紧随其后。这曲子又名《夕阳箫鼓》,是按照号称孤篇盖全唐的古诗《春江花月夜》谱的曲,乐调深远意蕴悠长。
坐在一旁的褚江宁听了,暗自好笑,心想好个心机女,嘴上说着不会,手上功夫可一点儿没落下,忽悠起老头儿来一套一套的。
一番合奏很是默契,曲罢终了',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