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悠哉人生: 第1212章贺军尧回身,看着杨帆,挑挑眉。
别节外生枝!杨帆嘱咐道,这些虽不能当成机密,但还是别到处嚷嚷的好!
哧……贺军尧摇头道,你觉得我说了谁会相信?
也是,经济学家刊登在知名的财经杂志上预言,都没人相信。杨帆摇头失笑道,如果不是老大让我查找这几年的数据,还真是没有想到……
估计和大多数人一样认为那不太可能,就如同当年谁也不相信日本股市也会跌,还跌的这么的惨,跌的稀里哗啦的,一去不回头。
杨帆好奇地上上下下地打量着他,终于还是问出来了,这论起军事方面,我没法和你比。这金融领域,乃是吾的长项,可你怎么一下子说到点子上了。
贺军尧摩挲着下巴,组织了一下语言,金融方面具体的我不懂,超限战知道吧!
杨帆恍然道,我记得超限战还是华夏军方首先提出来的。例如生态战,95年东京发生奥姆真理教徒毒气事件、诸如此类的贸易战、金融战、新恐怖战,完全颠覆传统军人对军人或国与国战争思维,引发的心理恐慌和负面效应难以预料。
美国佬,尤其在金融战方面更是运用的纯熟,没办法现代金融秩序、规则,本来就是美国佬汉密尔顿制定的吗?柿子总挑软的捏,所以……贺军尧摊开双手,耸耸肩道,美国遏制亚洲不应该说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免得不能老子天下第一,所以时不时的发动一场全方位的、多兵种的、立体金融战争,把敌人给整趴下,自己的霸住第一的位置,可谓不遗余力。
就‘参战部队’而言,不仅有令人闻之色变的对冲基金,还包括媒体、学者、评级机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国际金融组织、跨国公司,甚至政府机构与官员。
由对冲基金负责正面进攻,媒体侧翼发布不利信息、甚至散布谣言制造恐慌气氛,学者则‘研究’出一堆忽悠目标国家的理论对其进行洗脑。
火烧眉毛了,砒霜也是蜜糖。杨帆双手交握放在书桌上,也能理解,美国佬总是扮演着救世主的形象,披上华丽的外衣,让人看见外表下,那森白的牙齿,贪婪的口水。
评级机构配合对冲基金适时下调被攻击目标的信用评级,投资银行负责研发‘金融核弹’衍生品、并在场外市场签订大量衍生品合同然后将其卖到全世界主要是欧美,商业银行为攻击行为提供资金融通,国际金融组织特别是imf和世界银行专门扮演救世主形象但会附上开放市场的条件,最后由跨国公司去打扫战场——廉价收购目标国的资产。贺军尧说道,配合,默契的天衣无缝,到最后你还得感激它!
被他这么简单的一说,杨帆不好意思的摸摸鼻子,他们一直都是这么干的。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和跨国公司是商业机构,其行为原则是,只讲利,不讲义,金融投机行为与道德无关。如果真是这样,那到是无可厚丰,但果真如此乎?
学者、评级机构和国际金融组织,表面上看起来都是利益不相关者,他们扮演成第三方的、专业的、权威的、非商业利益的形象,但仔细看看也无非也都是伪装。
诺贝尔经济学奖都只是用来包装这些经济理论的工具,这些学者长期获得美国大财团的资助,为其摇旗呐喊那是必然的。
毕竟吃人家嘴短嘛!
标准普尔和穆迪这两家全球最著名的评级机构,总是利用其评级的影响力帮助对冲基金赢得战争。
国家的货币被评级机构,降低评级然后被击溃,这并不能证明其评级正确,而是因为被其降级而引发更大规模的抛售狂潮,从众效应。
至于国际金融组织,以imf和世界银行为典型代表,表面上扮演出一副救世主的慈祥形象,但从不雪中送炭,只做趁火打劫和落井下石的事情。他们的每一次援助,总是伴随着一系列的苛刻条款,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抽紧银根和开放市场。当银根被抽紧,就会有大量企业破产倒闭,这时美国的跨国公司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进入已经开放的市场大肆鲸吞。要明白这一点,只需要看看imf和世界银行的背景就可以了。imf是1944年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产物,美国和西欧发达国家是其创始国。imf的事务通过投票决定,其中美国投票权最多。
大道至简,许多都是相通的,最为简单且直接。杨帆了然道。
要休息吗?杨帆挑眉看着他道。
贺军尧反问道,我怕耽误你休息。他打坐入定就堪比睡觉了,甚至比睡觉还好!
时间还早!杨帆笑着关闭网页,合上了电脑。
早……贺军尧看看挂在墙上的表,十一点多,南儿早跟周公下棋了。
我们再聊聊!杨帆发出邀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