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执冷笑一声,这祭天也不用了,这群人,得寸进尺,不知好歹。
一抬手,直接下令,派兵驱逐。
灾情开始,她立刻派人救援,无数官员去了灾区,为了赈灾,户部掏空一半,几十个粮仓打开,自问做到了一个君王该做的。
就这还叫无情?他们既然不认她这个君王,还敢聚众逼她退位,那也怪不得她无情。
一眨眼,凤执也当女帝这么多年了,比起当初的雷厉风行,大局安定之后,她的手段明显柔和了很多。
也就是因为她太柔和了,让人忘了,当初她那一怒血流成河的狠厉无情,至亲血脉她都杀得,有谁是她不敢杀?
大臣赶紧劝道:陛下,百姓是无辜的,不过是那居心叵测之人恶意煽动,才让他们犯了糊涂,眼下天灾在前,人心不稳,陛下何必跟一群愚民计较?
这可不是她计较不计较的问题,而是欺人太甚。
洪水乃是天灾,祭天势在必行,安定民心,稳固江山社稷,区区流言乱民,不足为惧。
凤执嗤笑一声:这么说来,倒是朕小肚鸡肠了。
底下人连连摆头,直呼不敢。
祭天,势在必行,那就祭吧,她倒想看看,这老天爷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祭天的台子只用了一天就搭好,第二天,天还没亮,凤执就身着龙袍,带着文武百官准备祭天。
靳晏辞也站在凤执身侧:钦天监已经算过了,这几日天气极好,绝不会有雨,早上红霞满天,只要陛下祭天之时天色极好,霞光万丈,那就证明老天爷都认可了陛下,得天承认,再恩威并施,方能控制局面。
此次陛下难免委屈,过两日,我一定还陛下一个公道。
已然算好了一切,成竹在胸。
这坚定的保证,听得倒是让安心,凤执不禁莞尔:晏辞,你把朕当孩子哄呢?
生怕她受委屈似的。
两人相视一眼,靳晏辞无奈:我并无轻视陛下的意思,只是想守护你。
我懂的。他的心意她又如何不知。
登上祭台,上香,叩拜,向天祈祷,一切做完,天色也亮了,凤执朝天边看去,日出东方,霞光万丈,今日确实是个好天气。
突然有人惊呼一声:你们看,那团云彩像不像一条龙?
哪里哪里?
一群人聚在一起,然后指着一个方向:我看见了,确实是一条龙。
龙头龙尾,还有爪子,它还在动。
是啊,浑身上下还泛着金光,简直太壮观了。
龙腾东方,霞光万丈,天降祥瑞,这是老天爷都承认了陛下。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凤执:……真能瞎掰。
那团云就是一个长条,他们是怎么看出来是一条龙的,还说得有鼻子有眼的。
凤执侧头,压低声音:这也是你弄的?
靳晏辞轻笑:这可不是我的意思。
凤执往下一看,一眼撇到了抬头对她笑得讨好的师策,还有什么不明白?
这种睁眼说瞎话的本事,也就他最拿手,眼下还带动了满朝文武。
苍天眷顾,天佑东兴,灾难终将过去。
天佑东兴,吾皇万岁!
祭天之后才是重头戏,开城门,放吃的和穿的,顺便让人混入百姓之中,一边散播今日祭天的异象,说老天爷都原谅了女帝,灾情很快就会过去,安抚着人心,同时伺机抓出那些煽风点火挑起事端的人。
两种谣言碰撞在一起,眼看着百姓被影响,自然有人出来想要把火继续点上,却不知早就有人等着他们自投罗网,一个上午就收获颇丰。
几十个人被抓,一番审问下来,竟然出现了一堆的幕后主使。
追根溯源。
胡林?
陛下恕罪,老臣对此事毫不知情,请陛下明鉴啊!梁太尉一来就求饶,凤执都还没反应过来。
师策连忙道:陛下,这胡林是梁太尉的女婿,并非官员,而是一介商人,是梁夫人的远方表亲。
梁太尉激动道:陛下,师大人所言不错,可老臣真的不知道啊,给老臣一万个胆子,也不敢对陛下不利。
凤执不会他的哭喊,突然问道:凤天麒何在?
梁太尉瞬间一噎,连大气都不敢出了。
女帝一问,自然就有人去查,凤天麒就被凤执废了身份贬为庶人,丢在一边之后她就没再想起过,不过他在的地方也不远。
这不查不知道,这人谁?
陛下,这就是凤天麒。
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身材消瘦,骨瘦如柴,紧张局促,坐立不安,因为面对着女帝等人,害怕得瑟瑟发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