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家女眷被抓,不堪受辱尽数自尽,男子全部贬为罪奴,永世不得翻身。
那时,本以为贬为奴藉就是最惨的,不曾想,赵真为了讨文帝欢心,搞出了夜猎,把这些罪奴抓去关在猎场,任由猛兽追逐撕咬。
仁德帝对那个画面也是记忆犹新,深深为之恐惧。
物伤其类,其鸣也哀,猛兽食人,身为人,如何不惧?哪怕现在想想都头皮发麻。
玉子归叩首:那天上,本来我也该死的,但有人放出猛兽大闹猎场,我才有机会趁机逃脱,从离开的那一天,我就告诉自己,尹玉死了,死在猎场,我叫玉子归。
仁德帝心有感触,表情动容,玉子归虽说是欺君,但这也情有可原。
尹家本是冤枉的,而他也确实有本事。
那你当初为何选择跟着朕?
玉子归低着头:臣要报仇,想要入朝为官,希望有朝一日位列朝堂,将如赵真这般的弄臣绳之以法、五马分尸。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全都做到了,文帝惨死、赵真也死了,而他位列朝廷,还即将迎娶公主。
仁德帝思索良久,叹口气:起来吧。
玉子归猛然抬头,不敢相信:陛下?
仁德帝失笑:朕又不是没有人性的暴君,既然你也不是故意欺君,朕就原谅你这一次,你可是朕的左膀右臂,若是把你杀了,我去哪儿找个这么能干的玉先生?
从此世上只有玉子归,再无尹玉。
玉子归感动不已,深深弯腰:多谢陛下,陛下宽宏大量,臣感激涕零。
仁德帝摆手:下去吧,去看看无双,那丫头这些日子不是去皇后那里哭就是来朕这里哭,眼睛都哭肿了。
玉子归忙道:臣这就去。
说完急匆匆的就出去了,仁德帝感慨:到底还是年轻,像是毛头小子似的。
赵真死后,丞相一职空缺,呼声最高的当属沈尚书。
要知道沈兰馨是仁德帝除了皇后之外唯一的妃子,而且还对仁德帝有着救命之恩。
沈家在朝中的时间也不短,不管怎么说,都足够资格。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支持沈家,也有打着其他算盘的人。
沈家不就是仗着自己有个女儿在宫里?这还不简单,让陛下纳妃就是了。
有人递上奏折,让仁德帝选妃,仁德帝很是为难,便询问洪皇后的意见,洪皇后考虑了一下就答应了,应该说她从未想过拒绝。
毕竟是皇帝,三宫六院很正常,既然她是皇后,这些事情就的接受,然后竟然主动接过了选妃这件事情。
凤执:……
本来是正常的事情,但为何她总有些恨铁不成钢呢?
凤云双也挺难受的,为此还来回庄王府住了两,然后直接被凤执踢走。
仁德帝纳妃,跑到她面前来长吁短叹算什么回事?
她难道还能管这个?
洪皇后这边还在甄选妃嫔人选,那边仁德帝去探望了一眼养伤的沈兰馨,这么多天,伤也养好的,反正已经是自己的妃子了,仁德帝竟然顺势就在那里留下,让沈兰馨侍寝了。
当这事儿传出来,朝中的风向彻底一边倒,觉得这丞相的位置实打实的是沈家的,一个个都先恭喜巴结着,甚至都已经提前喊上‘沈相’了。
沈尚书虽然嘴上谦虚,但眼里得意的笑却出卖了他。
而就在沈尚书春风得意的时候,梁衡站了出来:陛下,臣举荐靳大人为相。
谁?靳大人?
靳大人那么年轻,怎么能当丞相?
就是,简直胡闹,靳大人确实年轻有为,但是哪儿能跟沈大人相比,如何能胜任丞相之位?
不过有人打击就有人抬杠:靳大人如何不能当丞相?靳大人为官的时间短,但是他的功劳摆在那里,平西州、定南诏,除奸相,哪样不是大功劳?丞相身为百官之首,难道只看年纪不看本事?
王大人说得对,靳大人年轻有为,当得起丞相之位。
几人对着靳晏辞一番吹捧,把沈尚书死命的往下踩,靳晏辞并不觉得荣耀,反而感受到了梁衡的用心险恶。
第250章 如何不恨!?(求月票)
靳晏辞被拎出来争论,偏生梁衡还笑眯眯的看着他:晏辞,你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你看,大家都看好你,不表个态?
看似抬举,实为捧杀,梁衡这是在报复呢,想让他难堪。
在选择庄王的时候,靳晏辞就知道会得罪梁家,而他既然选了,自然不会后悔,也无惧这些针对。
靳晏辞从容的站出来:承蒙诸位大人看得起,靳某今日便托大,与沈大人争上一争,一切全凭陛下决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