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动之以情晓之以,非要把凤无双拐过去呢。
庄王看着吴正庸这样也忍不住感动,年少时两人可是无话不谈的挚友,庄王卷入夺嫡之战差点儿殒命的时候也是吴正庸倾力襄助,他无法不念恩情。
而之前的事情也是杨氏起头闹得最大,丧子之痛,还是吴天浩那么优秀的孩子,一时接受不了变得偏激也是正常的。
看着庄王松动了,吴正庸立刻对庄王妃一拜:在下代替惠娘向王妃赔罪,贱内因为失去了天浩,打击过度,确实做了很多过分的事情,迄今为止也不能接受这个事实,经常一个人半夜惊醒呓语,但她已经慢慢改了,以后在下一定严加约束,还请庄王妃网开一面。
庄王妃可没那么好说话,往日庄王府落魄被他们欺负的惨状她可是铭刻于心,这辈子都不可能忘记。
吴正庸说着竟然屈膝直接跪了下来,一个响头磕在地上。
正庸!庄王惊得起身,连忙去扶他,长叹:你我兄弟,何至于走到这一步?
吴正庸抬头,悲伤道:安河,是我对不起你们夫妇……
在庄王喊出那一声之后,凤执觉得已经没必要听下去了。
这客气有礼、低声下去的语气,你以为是真服软了?大错特错,欲扬先抑,这分明是变相的逼迫,偏偏庄王那个脑子单纯的一头就栽进去了。
庄王妃是个有主见的,是这个主见的前提是没有庄王。
虽然在家的时候庄王妃还是能拿捏庄王,可大事上庄王妃还是听丈夫的,毕竟以夫为天。
只要庄王被说动,这事儿几乎上就没什么改变了,王妃爱女儿,庄王也爱孩子,但男人,总是毫无由的仗义和讲义气。
那句话叫什么来着?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衣服可换,但手足不可断。
庄王是个重情之人,而重情之人难免为情意所累,闷头吃大亏。
凤执去了凤云双的住处,王雨守在门口,告诉凤执凤云双在里面偷偷哭呢。
这还没说结果呢,怎么就哭上了?
凤执没有进去,她不爱哭,也很怕别人哭,安慰人?那是不可能的。
凤执去找黎舒,让黎舒帮忙做两样可口的东西送去给凤无双当做安慰。
黎舒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不但给凤无双做了,还给凤执做了,简直不要太会做人。
第113章 下下之策
上,一家人难得的没有在一起吃饭,庄王和王妃吵架了,因为凤云双的婚事。
庄王觉得男人就该一言九鼎,定下了婚事,就得算数,虽然换了个人,但婚姻不能变。
庄王妃说吴天洋不是良配,吴家人不会对凤云双好。
可庄王说吴正庸是他兄弟,品行信得过,他既然开口了,就一定会对无双好的,况且不是还有他们夫妇看着?绝不会让无双受委屈。
庄王妃根本就不相信吴家人会对凤云双好,曾经吴家那么欺负庄王府,绝不原谅。
庄王却说起吴天浩的死,那孩子他们也是看好的,死了他们也心痛,更何况吴家夫妇痛失爱子,一时情绪崩溃,所以才做了糊涂事。
他们情绪崩溃,凭什么拿他们王府出气?
夫妇二人吵了一顿,不欢而散,庄王都是去书房睡的。
庄王带个女人回来都没说什么的庄王妃这么硬气,倒是让人刮目相看。
小棠都忍不住问凤执:小姐,你说王妃能说服王爷吗?
秋落对这事儿不清楚,小棠可是亲生经历了那段堪称心酸屈辱的日子,堂堂王府被人逼得无路可退,狼狈至极。
小棠是非常不想二小姐嫁到吴家,他们这些做奴婢的都觉得憋屈。
那段时日庄王府的主子不好过,他们这些下人也没好到哪儿去,连门都不敢出,出去就是各种议论纷纷,还要面对吴家人的威胁,他们可是恨死吴家了。
凤执不紧不慢的喝完碗里的甜品,笑了笑:很快你就知道答案了。
也许在小棠他们看来,王爷和王妃争执不下,可凤执却很肯定,这答案已经注定。
还没到中午,外面就传来了动静,竟然是吴家找人上门来提亲了。
庄王去上朝了,王妃做主,自然是不会答应把人放进来的,让人紧闭大门,坚决不开。
吴家人在外面敲了一阵没有应,最终垂头丧气的走了,于是,庄王还没下朝就听到外面传言,说他背信弃义,飞黄腾达了就不念旧情,出尔反尔,毁弃约定。
庄王根本连发生了什么都不知道,喊冤都没处喊,赶紧回府,这才知道原来是这么回事儿。
他虽然觉得吴家操之过急,但庄王妃的做法实在是不妥,回来之后,两人又吵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