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年师父说他悟性好,将那天罡一百零八针传给了他,谁知他转身却投了锦衣卫,若是不然……倒能让他施针!
想到那人和这阵子隔三岔五送来的信,金大夫的脸立时由睛转阴,对武馨安道,
裴赫在里头,你自去寻他吧,老夫还有病人!
武馨安见这老头儿一时阴一时晴的,只当他脾气古怪倒也不以为意,笑眯眯进去了,裴赫见她来了,也不多说,将早写好的字帖递给她,
这是今日的……
武馨安接过来认真看了看又跟着念了两遍记在心里,见裴赫拿着医书看得认真,有心想走又觉着拿了人东西便走,甚有些过河拆桥之嫌,便随口闲聊道,
金叔今日的心绪似是不好?
原想着裴赫多半是会冷淡摇头以做不知,没想到他看了她一眼应道,
金叔这阵子一直有些心绪不宁,有人从京城送了几封信过来……
武馨安没想到他能回应,倒是来了兴致,问道,
甚么人写的?
裴赫摇头,
不知晓,似是京城里来的……
京城……
武馨安记得金大夫有个女儿嫁到了京城,
难道是女儿来信了?
裴赫摇了摇头,
不知晓!
第67章 武推官宴请同僚
裴赫说罢又埋头看手里的医书,武馨安见状大失所望,
你就没去悄悄瞧一眼?
怎得挑起了人家的好奇心,又负责答疑解惑?
裴赫目光不离医书应道,
非礼勿视!
武馨安一翻白眼,
那你说个屁呀!
同这木头疙瘩说话当真累人,还是回去听老婆子和小程氏的八卦来的热闹!
我走了!
嗯……
裴赫头也不抬的应了一声,直到她蹦蹦跳跳的出了院子,这才抬头看了一眼。
武馨安这厢回转家中,到了家门前,那门房的武平便上来行礼,
大小姐……
说话间挤眉弄眼,
大小姐,您回来的正好……
怎得了?
武平往身后一挤眼,
今儿有客上门!
甚么客人?
说是家里的远房亲戚……
顿了顿接一句道,
是江西老家那边的亲戚!
武馨安眉头一皱,
江西老家的……来的甚么人?
武平应道,
说是我们家的远亲,老太爷在世时远房的一位堂兄,多少年前便出门闯荡了,如今早已过世,不过留下了一位老夫人和两个儿子……
说起来这事儿可真是巧了!
这位亲戚算起来到武馨安这辈儿是真远了,那位远房的亲戚,乃是老太爷武铮出了五服的堂兄,虽说也是姓武,但早隔了山头。
这位武东豪老爷,娶妻宋氏生了两个儿子武鸣、武亮,多少年一直在外头闯荡,倒也攒下些身家,前头几年故去了,两个儿子便子承父业接手了家里的生意,原在是京城一带生活,因着京城的生意越发不好做了,便索性举家南下,想到苏杭这块风水宝地,寻一席之地。
他们在忠清里买了一座宅子,因着宋老夫人初来乍到听说那望湖楼的清蒸乳鸽很是出名,便让家人一早去买,购得两只之后,正正巧遇上武家的人,见这位兄弟手里提了两只,便上前询问,出高价要买下来,那边下人自然是不肯卖的,小程氏派出去的下人,便亮出武推官的牌子,那边一听暗想着,
民不与官斗,初来乍道也不好得罪人!
于是便卖了一只给武家下人,回去清忠里如此这般一讲,武鸣、武亮听了恼怒,宋老夫人却是眼前一亮,对两个儿子道,
前年回江西去,听说你们那远房的一位堂叔的儿子便在杭州为官,可巧这位推官也是姓武,也不知是不是我们家亲戚,若是当真,我们岂不是有了靠儿?
武鸣、武亮乃是商人,最懂这些道道,一听对方姓武,又是做官儿的,这没亲也能攀出亲来,更不用说当真还沾亲带故了!
当下一刻不等,便派人出去打听,如今这杭州城中武弘文,武推官那是鼎鼎有名的,派出去的家人只要稍一打听便知晓武推官乃是江西来的,下人们回去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的一讲,武鸣、武亮两兄弟那是喜出望外,连忙催促着老娘收拾打扮一番,带上礼物,便坐着马车亲自上门求见了!
这武平乃是守大门的门房,有客人上门拜访自然是要打听清楚的,武鸣、武亮乃是上门攀亲自然要说明来历,武平记在心里,待到大小姐一回来便忙忙的向大小姐报备,武馨安听了啧了啧嘴,
这亲戚可真够远的!', '')